《离骚》作者:屈原,朝代:先秦。《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
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实现理想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离骚》因为晦涩难懂,生僻字多,被学生们评为最难背的古诗排名中的第一个。
(资料图)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屈原投江自尽的日子相传是农历五月初五,即端午节。端午节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
吴越一带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演变成了中国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1.《长恨歌》- 白居易:全诗共1200余字,长篇叙事,想要完整背诵很考验记忆力和口才。
2.《离骚》- 屈原:全诗1105字,语言深奥,意境高远,需要细细品味,掌握好意蕴之后才能背诵流畅。
3.《清平乐・李白》- 辛弃疾:这首词采用了“七绝”格律,但是每一句都有大量修辞手法,同时还使用了相对生僻的词汇和典故,让其难度倍增。
比如《长恨歌》是一首篇幅很长、内容复杂的叙事性诗歌,整首诗涵盖了从扶苏与汉文帝相识到扶苏离开宫廷,以及她与唐玄宗相遇、相爱、相别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是一部完整的爱情故事。由于篇幅较长,诗歌中涉及了许多历史典故、宫廷生活、人物描写等方面,所以记忆起来比较困难。
具体来说,《长恨歌》最难背的地方可能包括:
语言繁复:诗歌中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排比等,使得诗歌的语言结构非常繁复,需要认真理解和记忆。
宫廷背景和人物关系复杂:诗歌中涉及了许多宫廷生活和人物关系,包括皇帝、太后、贵族、宫女等,这些人物关系错综复杂,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去掌握。
情节跳跃:诗歌中情节跳跃频繁,有时候需要反复回顾前面的内容才能理解后面的情节发展。
因此,要想背诵好《长恨歌》,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仅需要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还需要掌握好各种历史典故、宫廷生活和人物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标签:
Copyright 2015-2022 起点家电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2 联系邮箱: 39 60 29 14 2@qq.com